近年来,全球马铃薯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。在中国,马铃薯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。这主要得益于种薯质量的改善、生产投入的增加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提升以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。然而,由于马铃薯种植品种杂乱,导致质量参差不齐,影响了市场的整体竞争力。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-2029年马铃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报告》分析,2018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达到了8.3亿吨,比2017年增长了4.3%。农户种植占比达到95.3%,占全部产量的86.7%。这一些数据表明,马铃薯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主体地位,且产量逐年增长。
价格方面,马铃薯市场行情报价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种植培养面积、天气条件、储藏技术、市场需求等。近年来,马铃薯价格波动较大,但总体趋势呈现上涨。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上升、需求增加以及国际市场行情报价波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2020年马铃薯市场行情报价高企,处于近10年来高位运行状态趋势。受经济利益驱使,2021年薯农生产积极性高涨,预计马铃薯种植培养面积增加,市场供应较为充足,马铃薯供求关系总体偏松,薯价将同比下跌。然而,2024年全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种植培养面积同比不同程度增加,主产区河北及内蒙古新薯秋收遇雨难收,货源损耗较往年显著增加,优劣货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,导致全国均价震荡走低运行。
马铃薯加工产业是马铃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中国,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有淀粉、全粉、薯片及粉丝、粉条等。然而,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马铃薯加工工艺相对落后,产品品种类型和品质仍有待提升。此外,由于马铃薯储藏技术不支持大量长时间储藏,国内马铃薯其实是以鲜食为主,加工产品占比较低。
据数据显示,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量占产量的比例普遍在60%左右,而我国马铃薯加工量占比仅为10%左右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加工比例。这表明,我国在马铃薯加工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如何把握时代脉搏,破解发展难题,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,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。为此,由《北方农资》传媒特别策划,联合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“2025中国高品质作物(马铃薯)可持续发展创新大会”将于2025年3月24日(23日报到)在“中国薯都”——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盛大举办。会议将围绕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,深入探讨病害防控、市场对接、技术服务、品种创新等关键领域,通过政策解读、技术交流、案例分享及现场展示等多种形式,为马铃薯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。
痛点问题:马铃薯各种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,比如炭疽病、枯萎病、疮痂粉痂病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,且呈逐年加重趋势,土传病害极度影响马铃薯商品薯商品性,是马铃薯种植圈共同的痛点问题。
产品附加值不高,市场供需矛盾突出:马铃薯产量在逐年增加,但市场需求不匹配,价格波动较大,有可能会出现滞销现象,给农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。会上,《北方农资》传媒联合中国蔬菜流通协会,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对口帮扶,畅通销售经营渠道,打通马铃薯产销堵点,促进乡村产业振兴。
马铃薯技术服务待升级:由于马铃薯市场火热,相关企业都在往这个圈里使劲儿挤,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参差不齐,技术人员的能力有高有低,在一些种植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以及新兴领域,企业和经销商层面的专业度是缺失的,有关技术服务亟待升级。
加强马铃薯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:一颗好薯种能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,探讨如何围绕马铃薯产业产前、产中到产后各环节,体系解决育种、栽培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难题,为保障高产稳产提供技术规范,展示出农业科学技术力量。
现场赠肥:通过对当地农牧局、马铃薯种植大户进行赠肥活动,让种植户更直观地看到产品的施用效果,促进农民增产增收,助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,全面推动乡村振兴。
前沿议题:邀请业内资深专家、知名学者、企业代表,分享马铃薯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。
拓展交流:通过主题报告、研讨会、圆桌对话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加强与会人员深入沟通,充分了解、力促合作。
强化展览:优化展览布局,引入更多马铃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展品,展示最新科技成果,如:马铃薯新品种、优质种薯及农资投入品、鲜薯及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等,提升展览的专业性与吸引力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印控克什米尔25年来最严重恐袭:枪手在游客聚集处近距离开枪,印巴关系骤然紧张
一周3架!中方把波音飞机退还美国!马来西亚、印度或成接盘侠
除了戴头盔,5月1日起,电动车上路“4必查”,最高罚1000,车主注意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